“双尖计划”戏剧全产业链实训 | 链接·探索 YOUNG剧场内外

时间:2024-05-16浏览:13设置

williamhill登录入口与上海大剧院共建课程 2024“双尖计划”戏剧全产业链实训课程本课程为WilliamHill官方网址“戏剧艺术专业学位培育点建设项目”重要内容,与国家顶尖艺术机构联合培养拔尖戏剧人才,课程旨在实现开展“剧目—剧组—剧场”全产业链戏剧专业学位研究生拔尖人才培养综合实训教学;形成与国家顶尖艺术机构联合培养拔尖戏剧人才的“双尖计划”跨院系作品院校与院团联合孵化机制两大目标。

课程主要内容采用“5+3+1”结构,即学生参加2-3家艺术机构的完整学习,在艺术机构现场参加5次校企组合的专题教学、3次讲练结合的实操教学、1次学用融合的工作坊教学。经同学自主申报、院系推荐及综合评选,来自williamhill登录入口10个专业方向的共27位研究生同学入选。

本轮“双尖计划”戏剧全产业链实训课程通过将戏剧专业学位主要方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训教学贯通融合起来,抓住实践实训与理论知识之间循环互动和深度联结的“牛鼻子”,重新构筑艺术院校与艺术机构、文化企业多重伙伴关系,对戏剧专业知识形态、课程理念、教学载体、师资构成、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与实践,增强跨院系综合实训教学的含金量,激活学生舞台作品联合创演的正能量,提升戏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课程回顾


  2024510日,“双尖计划”第三期课程在YOUNG剧场大厅开启。此次课程由YOUNG剧场舞台技术负责人林峥主讲,分别为同学们开展《链接·探索:YOUNG剧场内外》专题讲座及YOUNG剧场内部深度导览。剧场导览不仅让我们详细了解了YOUNG剧场的历史,也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剧场内部结构的构成与其中的理念,而周老师为大家做出的关于营销知识的讲座,不仅体现了周老师本人和YOUNG剧场在营销方面极高的专业度,也让我们从剧场方体会到需要下极大功夫才能真正做好一部戏和一座剧场的营销。


YOUNG剧场深度导览


1

YOUNG剧场的历史

YOUNG剧场的前身是建成于1996年的杨浦大剧院,YOUNG剧场在2022年正式运营,从外观的变化可以看到YOUNG剧场保留了杨浦区百年工业革命历史的特点。YOUNG剧场总建筑面积约9706平方米,包含一个1020座的主剧场和一个168座的小剧场。

2

YOUNG剧院的主剧场

在剧院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全体学员从斜坡将进入主剧场,斜坡设计是为了方便腿脚不便的观众进入剧场;在通常情况下,观众则由两侧螺旋形台阶通往剧场主要空间。



进入主剧场后,舞台技术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主剧场的舞台机械、灯光音响设备、可升降乐池与4块升降平台、电动吊杆与灯光吊杆等基本情况。跟随着技术老师的脚步,学员们先后参观了后台控制区域的四楼与五楼通道,老师分享了剧院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如在疫情风控期间由于剧场湿度过高,导致幕布潮湿滴水;投影白布的位置由于不便移动、担心造成换景困难只能居于靠后位置等。进入控制面光的工作通道,老师表示YOUNG剧场运送道具与灯光设备的空间是较为宽敞的,能够减轻工作人员运输、调试灯光的负担。一道面光所在的角度也较为合理,能够满足镜框式舞台基本所需,并设有二道面光。


技术老师还为学员们介绍了他平时工作的操作台,位于主剧场右侧后台区域,临近上场口。对此,老师解说这一安排是为了离舞台更近、能够在第一时间观察舞台情况、并且方便与团方舞监进行技术沟通。

3

YOUNG剧场的绿匣子

绿匣子是一个拥有168个可移动座椅的多功能实验小剧场,一般来进行小规模戏剧演出。绿匣子没有后台区域,纵深约6米,背后是一块led大屏,灯控室位于右侧。为了避免观众视线受到干扰,备有大尺寸黑布可遮挡两侧墙壁。


据悉,绿匣子剧场在去年承接了YOUNG剧场和北京鼓楼西戏剧合作的三部品牌作品,其中独角戏《一只猿的报告》在绿匣子上演之后引发了热烈反响。



链接·探索 YOUNG剧场内外


剧院导览过后,YOUNG剧场的周老师为大家做了一次关于营销知识的精彩讲座。

老师介绍,原定讲座题目为“一个剧院的诞生”,现将主题调整为“链接·探索 YOUNG剧场内外”,旨在探讨YOUNG剧场从历史沿革到现今运营管理的全方位视角。

YOUNG剧场的历史可追溯至1996年,比上海大剧院更为悠久。2018年,杨浦区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并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共同运营。上海大剧院委派团队作为首个对外输出管理的剧场团队。YOUNG剧场于20229月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运营一年半,期间周老师带领的团队不断探索如何高效链接内外资源,推动剧场发展。


01

硬件设施

YOUNG剧场的主剧场,特色在于新增的后舞台区域设计,这一创新旨在支持未来更多样化、规模更大的演出制作,体现出剧场的灵活性与前瞻性。从规模上看,本剧场定位为中型,容纳量约为千人,恰到好处地适应了运营需求与艺术氛围,充分展现了剧场硬件设施的规划意图。


此外,第二个特色空间——“绿匣子”,是一个拥有168个座位的小型剧场,该空间是对剧场主体的补充,旨在提供更加亲密与多变的观演体验。YOUNG剧场在硬件配置上既考虑了行业标准,又融入了独特的设计理念,旨在满足多元化艺术表现与观众体验的需求。

02

定位“戏剧场”,不做大剧院的连锁店

周老师提到,自1998年加入上海大剧院以来,剧场作为一个平台,聚合多样化的演出,向观众展示了丰富的剧场艺术。历经二十余载的发展,剧场界呈现出显著的变化与特征,专业性日益增强。早期,剧场多为综合性场所,但随后如公益文化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及上交音乐厅等专业性更强的场馆相继出现,专注于音乐会等特定艺术形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提出, YOUNG剧场不应成为“大剧院的连锁店”。市面上存在一些连锁剧院模式,如保利院线,其特点在于将同一演出内容推广至旗下多个剧场巡演,这种模式固然普遍且有效,但我们寻求的是差异化发展。


因此,YOUNG剧场在定位上独树一帜,虽继承了上海大剧院兼容并蓄的传统,能够承载多种类型的艺术表演,但核心聚焦于戏剧领域,致力于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戏剧场。

03

战略管理工具:商业模式画布

在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YOUNG剧场团队采用了一种关键的战略管理工具——商业模式画布,该工具于21世纪初期(2003年)被提出,作为创新的企业战略规划方法,它围绕九个核心要素构建,旨在帮助企业或机构系统性地审视和设计其商业模型。



商业模式画布的运用,使得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时,能够灵活调整策略,确保其商业模式既反映企业愿景,又能够有效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04


YOUNG剧场宗旨使命

商业模式画布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不仅适用于特定企业,还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乃至跨行业情境中,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商业运作的核心逻辑。即便是非营利机构,如大剧院,虽不以盈利为目标,但其运营管理同样蕴含商业智慧,盈利所得需依规善用,体现了商业原则与社会使命的和谐共存。

YOUNG剧场自创立之初便确立了“寓兴、启迪、创新、包容”的八字价值主张,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戏剧艺术、跨界融合、原创孵化、节展策划、社区赋能与公益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化文化平台。


剧场位于控江路街道,该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超过40%的居民年龄超过60岁,这为剧场带来了独特的挑战与机遇。YOUNG剧场的“YOUNG”并不拘泥于年龄定义,倡导心态年轻,其社区赋能项目尤为瞩目,积极与周边社区互动,打破传统界限,展现其前沿与活力。


05


先锋品牌,长尾产品

在过去一年中,剧场运营成果显著,特别是在戏剧领域,已树立起先锋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品牌形象。与业界传统做法不同,剧场节目部门采取了一种聚焦长尾产品的策略,而非依赖明星产品或大IP作品。长尾理论在此处的运用意味着剧场的产品组合偏向于小众、特色鲜明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不如主流热门产品那样广为人知,但却能吸引特定细分市场的关注,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部分剧场倾向于追逐爆款剧目以吸引观众,这可能导致剧场价值和特色被淡化;YOUNG剧场则明确拒绝成为单纯依赖租场收入的“场地提供商”,重视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演出、剧场产品与服务,来增强观众的参与度与忠诚度,巩固剧场的市场地位。


06


如何应用分析工具实现价值转化

为了提升对客户群体的理解与服务质量,剧场团队采取了一套系统的分析与优化策略。首先,对用户按照他们对剧场的贡献度进行分级,以此作为基础分析的出发点。随后,市场细分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学生群体中因科目偏好和能力表现而异,观众群体同样展现出多样性。为了便于分析与理解,运营团队初步将多元变量归类为两大类,类似教育领域中的文理科划分,旨在促进后续的可视化呈现与洞察提取。


在具体实践中,依托收集到的数据,特别是观众的购票行为,来刻画和解析消费者的特性。我们特别关注七个核心维度:性别、年龄、购票数量、单张票价、总交易额、购票频次以及每次购票的平均消费额。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分析的基石,好比评估学生学业时考虑的多维度指标。

07


AI工具下的产品目标人群

KimiChat、豆包等AI工具通过分析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对目标人群行为和偏好的预测,这些信息有助于剧场在策划营销活动时更具针对性。例如,了解IT行业人士对政治思辨和宏观视角的兴趣,可为特定剧目定位合适的观众群体。同时,结合学生优惠政策及特定剧目反响,如国际学生热衷的演出,剧场可以进一步细化市场细分,设计吸引年轻观众的策略。


MBTI性格测试等工具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但仍能提供关于观众性格倾向的参考,帮助剧场了解观众的潜在喜好,从而在宣传文案中融入相应元素,如强调剧目中的意识碰撞、情感探索等,以触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观看欲望。


08


经典决策树模型——帮助定价更合理

在优化定价策略方面,剧院引入了经典的决策树模型(Classification Tree)作为分析工具,以确保票价设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管目前尚未建立独立的会员系统,但已通过现有系统开展了深入的数据分析工作,为制定精准策略奠定了基础。


该模型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健康体检中的指标判断,通过设置一系列阈值来预测潜在贵宾会员的特征。例如,若单次购买金额超过302元,客户成为贵宾会员的可能性便达到30%;若在此基础上,购买票价超过195元,其成为贵宾会员的概率将上升至95%。这些数值的确定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旨在通过多个维度(如单次购买金额、平均票价、交易总额等)综合评估,而非单一考量交易金额,从而使得会员资格判定更为公正合理。


09


最棘手的问题?

在剧场运营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持续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核心且常被讨论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实现剧院的价值主张,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固剧场的地位,同时为杨浦区乃至更广泛的区域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理解并认同剧院的文化使命。这一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我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持续探索与调整策略。


在应对市场变化的过程中,剧场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成熟度,建立与观众间的有效沟通桥梁,确保剧场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同时,剧场运营方应有远见卓识,敢于引进和培育新兴艺术家与作品,即便短期内可能不被广泛认知,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举措对提升剧场品牌价值、丰富文化生态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学生问题解答


1

关于人员架构

目前团队共计35名员工,独立于33人的物业管理团队(负责安保、清洁及礼宾服务)。我们注重跨部门协作,群策群力,鼓励每位成员在专长领域内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跨领域提供意见和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团队成员虽不多,但在项目密集期均能展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凝聚力,致力于将剧场优质的文化产品推向目标受众,践行团队的的价值主张。

2

关于播客“杨声器”

 “杨声器”播客的策划与实施,其初衷是为了适应年轻群体的媒介消费习惯,特别是在“听觉经济”兴起的背景下,通过音频内容建立起与听众之间的情感连接与持续互动。我们注意到,当代年轻人对幕后故事、行业揭秘等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杨声器”不仅承载了每周演出资讯的分享,更深入探索了剧场艺术的台前幕后,通过一系列分板块的内容设计,如“洋气洋娃娃”亲子系列,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偏好。

3

关于青年艺术家扶持

关于“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的过往成效与未来展望,自项目启动以来,致力于为青年戏剧人才提供展示与成长的平台。首年,我们通过“戏剧在场”、“戏剧在读”、“戏剧在线”三大板块,成功地整合了小剧场资源,举办了一系列演出与读书分享会,邀请知名导演及行业创作者进行深度交流。此间,我们推出的4部新锐戏剧作品广受好评,部分作品甚至在乌镇戏剧节等重要文化活动中亮相,收获了显著的社会反响。



最后,周老师鼓励我们积极融合理论与实践,不仅限于团队内部,而是广泛呼吁所有对艺术抱有热情的朋友深入学习市场营销、商业模式构建等领域的知识。借助科学的方法框架,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应对票价设定等核心决策,确保我们的艺术项目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也能走上一条健康、持久的发展之路。



Copyright © 威廉williamhill(ChinaVIP认证)官方网站-登录入口.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77319号-8
返回原图
/